肖坤冰博士:《人类学观“茶”》

肖坤冰博士:《人类学观“茶”》

49阅读 2021-10-22 02:37 书籍

远行归来,昆明依然是明亮的秋。收到几本友人的新著,其中一本是西南民族大学肖坤冰博士的《人类学观茶》,开卷读来,书写从人类学学科出发,既聚焦于茶叶在国内跨区域、跨族群之间的流动,更放眼将茶叶融入世界市场,尤其是在中、英、印之间的贸易流通;既有对茶艺、茶技、茶人的细腻微观的观察和描述,也有宏观的学术视野和前沿理论分析的深度,体现了“人观”与“物性”的相互辉映。在茶文化日益丰茂的当下,此视觉无疑拓宽着茶之眼、茶之行的疆界。

——王迎新


《人类学观“茶”》——杨正文教授序言

弗兰克(AndreGunderFrank)之所以说,“中国是引力的中心”“也往往是世界体系范围创新的发源地。”是基于中国的经济、贸易等在他的研究中直到公元1800年以前还是居于世界最前列的历史。(弗兰克,2000)丝绸、瓷器和茶叶,无疑是十九世纪及以前中国对接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重要商品。因此,将之置于全球背景下对其生产、流通、消费和市场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此外,贵州作为中国最早开始驯化茶树、利用茶叶的地方之一,长期以来却未能在中国的茶叶发展史上引起足够的学术关注。在这个意义上说,本书既探究18世纪以后茶叶的“社会生命”(sociallife)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横向扩张,又关注其在发源地从古至今的纵向生命力延续,是从人类学的观察角度出发研究茶及其相关文化的很好尝试。


茶作为一种发端于中国的古老饮品,在中国各民族日常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暂且不表甘藏高原、蒙古草原的民族生活需求衍生出的历史上著名的“茶马古道”“茶马互市”等意涵。在笔者年少时生活的苗族村寨里,“槚”(jia)是苗语对摘叶饮用的茶树和摘果榨油食用的茶树的统称,直译为“栽种的树”或“培育的树”。至于这个苗语之“槚”是否与陆羽《茶经》所记之茶树别名“槚”同源(《说文解字》也只说:“槚,楸也,从木、贾声”。没有更多解释。),但两者确指是同一物。《茶经》开篇就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盛产茶叶的巴峡地区直到宋明还是蛮僚等少数民族聚居区,至今也还有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杂处其间。这些少数民族采茶、饮茶、卖茶,以致向官府贡茶也是无疑的。据南宋祝穆的《方舆胜览》所记,在巴峡地域范围内的“泸州之茶树,夷、獠常携瓢穴其侧,每登树采摘茶,必含于口中待其展,然后置瓢中,旋塞其窍,归必置于暖处,故味极佳。”这些文献既反映了巴峡地区茶树的种类也记载了少数民族采茶的独特方式,彰显出中国茶文化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参与创造的历史断面。当中国茶叶走出国门,成为重要对外贸易商品之时,意味着从事茶叶生产的各民族与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了对接。

的确,在云南西双版纳攸乐山(基诺山)上采茶的基诺族人或许想象不到他们采摘的茶叶会被马帮拉到远方,成为生活在甘藏高原藏上的人们的生活必须品,深居武夷山中的茶农也可能没有想到经过他们亲手揉制的茶叶会辗转千里万里被送到彼得堡、巴黎、伦敦等大都会欧洲贵族的饮桌上,中国的茶人们更不会想到他们所生产的茶叶竟会成为大英帝国与北美殖民地权力争斗的工具(如1773年“茶叶条例”)。显然,基诺族人、武夷山茶农等不因居住偏远而边缘,因为茶叶的生产让他们甚至比内地很多地方的人们早早被卷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在此背景下进行研究,需要以超越地域性、现代国家边界的眼光来看待这一庞大的流通系统,否则会出现弗兰克所言的“仅仅和主要基于当地原有条件来说明当地发展特征和因素,而不考虑它们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功能,只会导致忽略真正令人满意的解释所不可或缺的基本因素。”(弗兰克,2000:433)纵观本书内容,从武夷山到云南、四川,再到贵州山区,从中国到俄罗斯、英国、印度等,作者以人类学视角,既聚焦于茶叶在国内跨区域、跨族群之间的流动,更放眼茶叶融入世界的海外贸易。透过茶这一“物”来理解其所关涉的社会多个面相。本书上篇共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作者结合环境、茶人、茶技以及市场的复杂互动探讨茶这一具有文化属性的农产品对社会的再结构或“生产”。认为茶叶进入市场后,其市场价值反过来作用和形塑了当地社会的景观和空间结构。

第二部分聚焦于17至19世纪三百多年间,侧重从商贸网络的开拓、建立和维系层面,尝试从“物的全球流通”视角探讨茶叶是如何从原产地进入国际消费市场的,揭示茶叶从中国走向世界舞台,成为全球贸易体系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物质推动力之一的因由。第三部分进一步讨论茶叶进入西方世界所引发人们的一系列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观念的改变乃至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影响。

本书下篇聚焦于贵茶茶产区,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总结了贵州作为茶树发源地在中国茶叶驯化历史上的重要性,而这一点往往是在以往的茶史中为人忽略的;第二部分按照地理方位,以田野随笔的方式勾勒了贵州几个重要的产茶区及各自特色;第三部分包括对两位贵州茶界“老茶人”的实地访谈。本书这些内容都是肖坤冰博士近十余年来游走于茶叶产区、茶肆及国内外人类学学林之间的心得和收获,有茶艺、茶技、茶人的细腻微观的观察和描述,也有宏观的学术视野和前沿理论分析的深度,很好体现了“人观”与“物性”相互交织的状态。同时,本书并非局限在“言茶”,还对与之关联的区域性、流动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读之耳目一新,的确超越了以往茶叶研究领域形成的某些刻板印象。当然,茶叶生产、流通、消费及纳入世界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还有很多值得挖掘研究的问题,期待本书作者推出更多的成果。

作者介绍


肖坤冰,人类学博士,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牛津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所(ISCA)访问学者,上海纽约大学环球亚洲中心(CGA)-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ARC)联合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中国茶叶贸易史、饮食人类学、全球化视野下的茶与酒消费。已出版与茶相关的著作三部及中英文学术论文多篇。有多篇关于茶文化历史的文章发表于澎湃新闻、《三联生活周刊》、ChinaPictorial(《中国画报》英文版)、《中华遗产》等期刊杂志。BBC纪录片《一叶茶千夜话》学术顾问。

文章来源:《人类学观“茶”》序

图片来源:人文茶道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武夷岩茶“传承者”技艺大比拼,延续千年坚守与传承!

下一页:“蒙顶甘露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